夏天是蚊蟲最活躍的季節,許多家庭會使用殺蟲劑來保持居家清潔。
然而,你是否想過,這些看似無害的產品,其實可能對家中毛孩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威脅?
每年,獸醫診所都會接獲不少寵物中毒案例,而其中相當一部分,正是來自於日常使用的殺蟲劑、清潔劑或農藥。

想要守護毛孩的健康,了解殺蟲劑的潛在危害,以及選擇更安全的替代方案,是每位飼主必修的課題。


殺蟲劑的隱藏危機:常見毒物與中毒症狀

許多市售殺蟲劑含有對寵物危險的化學物質,尤其對貓咪而言,有些成分甚至是劇毒。

對毛孩致命的「除蟲菊精」

  • 來源:除蟲菊精(Pyrethrin)源自菊花萃取,能麻痺昆蟲神經。為增強效果,科學家發展了多種「類除蟲菊精(Pyrethroids)」,如:百滅寧(Permethrin)、治滅寧(Tetramethrin)、賽滅寧(Cypermethrin)、第滅寧(Deltamethrin)、酚丁滅寧(Phenothrin)、美特寧(Metofluthrin)等,常見於蚊香、電蚊香、殺蟲噴霧及部分犬用滴劑。
  • 對貓咪的危害:貓咪的肝臟缺乏「UDP-葡萄糖醛酸轉移酶」,無法代謝這類成分,即使極少量也可能造成神經系統異常,導致中毒或死亡。
  • 對狗狗的危害:狗狗耐受度較高,但若誤食高劑量或舔到殘留藥劑,仍可能引發中毒。

其他危險成分

  • 有機磷類、氨基甲酸鹽農藥:常見於農藥,會造成流涎、嘔吐、抽搐甚至昏迷。
  • 硼酸:存在於蟑螂藥、螞蟻藥,誤食會引發腸胃不適或神經症狀。
  • 酒精/乙醇:吸入或舔舐殘留可能損害呼吸道與神經系統。
  • 人類藥物:止痛藥、抗憂鬱藥對貓狗毒性極高,可能造成腎肝損傷。
  • 精油:茶樹、尤加利、肉桂、檸檬等精油對貓狗都有毒性,透過吸入或皮膚吸收即可能中毒。
  • 家用化學品:漂白水、除草劑、老鼠藥等,誤食恐導致嘔吐、潰瘍、肝腎衰竭甚至癌症。

毛孩中毒的警訊與症狀

貓狗的中毒反應會依毒物種類、劑量和體質而異,可能在幾分鐘到72小時內發作。常見症狀包括:

  • 消化道: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、過度流口水。
  • 神經系統:肌肉顫抖、抽搐、步態不穩、嗜睡或昏迷。
  • 呼吸與心臟:呼吸急促、心律不整、口鼻蒼白。
  • 皮膚與其他:紅腫、灼傷、體溫異常、黃疸或出血。
  • 貓咪特徵:貓咪常以「躲藏」表現不適,飼主需特別留意。

常見中毒情境

  • 犬用產品誤用在貓咪身上:少量也可能致命。
  • 間接接觸:貓咪舔到使用藥劑的狗狗毛髮或共用環境。
  • 居家噴灑:藥劑殘留於地板或家具表面被舔舐。
  • 戶外噴藥:社區登革熱防治或農地噴藥,成分多含劇毒。
  • 捕食害蟲:貓狗捕食已中毒的蟑螂或老鼠而間接受毒。

寵物友善防蟲對策

🩵挑選安全產品原則

  • 仔細檢查成分,避免 DEET、除蟲菊精、樟腦、酒精、茶樹精油 等。
  • 優先選擇 物理防蟲:捕蚊燈、黏蟲板、紗窗等。
  • 定期清潔居家環境,減少害蟲孳生。
  • 狗貓產品不混用,必要時先諮詢獸醫。
  • 使用化學劑時務必隔離毛孩並保持通風。


🩵市售寵物友善驅蟲產品


🩵自製天然驅蟲法

  • 適用於狗狗:稀釋蘋果醋、柑橘浸泡液(非精油)、適用於貓貓:印度苦楝油。
  • 草本粉末,如:迷迭香、薰衣草、菊花粉(請找寵物友善成分)。
  • 白醋+小蘇打清潔拖地,兼具防蟲與抗菌效果。

毛孩中毒的急救與預防

急救SOP

  1. 保持冷靜,先確保安全。
  2. 立即移除毒物來源。
  3. 聯繫獸醫,提供品種、體重、毒物種類與症狀。
  4. 切勿自行催吐或給藥,請聽取獸醫指示。
  5. 若為皮膚接觸,立即用寵物專用清潔劑沖洗。
  6. 保存毒物包裝,方便醫師診斷。
  7. 盡快送醫,黃金搶救時間在誤食後 1-2 小時內。

日常預防

  • 化學品與藥物妥善收納。
  • 避免將有毒植物或食物放在毛孩可及的地方。
  • 定期使用獸醫建議的體內外驅蟲方案。
  • 戶外遛狗時注意避免亂舔、亂吃。
  • 社區噴藥時,避免毛孩靠近該區域。

殺蟲劑雖能驅除害蟲,卻可能對毛孩造成致命危害。
飼主只要提高警覺,選擇 寵物友善的驅蟲方式,並建立良好的居家防護習慣,就能有效降低毛孩中毒風險。